你的「人格面具」背後藏著什麼?——榮格陰影理論與占星的結合 #星盤#星盤諮詢#占星諮詢
你有沒有發現,有時候我們努力讓自己成為某個樣子,卻隱隱覺得內心不自在?
或許你在人前表現出一種態度,但回到獨處時卻變得截然不同。這種「我們想呈現給世界的樣貌」與「我們不願意面對的部分」,其實就是心理學家卡爾·榮格(Carl Jung)提出的人格面具(Persona)與陰影(Shadow)的概念。
這個理論不僅是心理學的話題,它在占星學裡也有深刻的對應。從你的星盤中,我們可以看出你的「面具」是什麼,你的「陰影」又藏在哪裡。
什麼是人格面具(Persona)?——你給世界的形象
人格面具(Persona)是我們在人際互動、社會環境中所表現出來的樣子。
這是一種「社會化」的結果,為了適應環境、獲得認同、建立關係,我們選擇展現的特質。
舉例:
- 在職場上,你可能是一個冷靜理性的管理者,但私下卻是個容易焦慮、猶豫不決的人。
- 在朋友圈裡,你可能是個風趣幽默的開心果,但其實你很害怕孤獨,甚至有點自卑。
- 你可能在人前總是表現得獨立自主,但內心渴望依賴與被呵護。
這個「面具」讓我們能夠適應社會,但若過度依賴它,甚至忘記了自己真正的樣子,就容易產生內在的矛盾與壓力。
占星對應:上升星座(Ascendant)與第十宮(MC)
上升星座(Ascendant):代表你給人的第一印象,以及你在人際互動中的外在形象。
第十宮(MC):代表你在社會上的角色、職業形象,以及他人如何看待你的成就。
例子:
- 上升在天秤的人,可能在人際關係中展現出和諧、優雅的一面,但內心可能抗拒衝突,甚至會壓抑自己的情緒來迎合別人。
- 第十宮落在摩羯的人,可能在人前是個嚴謹、有責任感的工作狂,但內心深處其實渴望自由與輕鬆,甚至害怕失敗。
這些都是人格面具的表現,它讓我們在人際互動中更順利,但也可能成為我們「過度壓抑自己真實感受」的關鍵。
陰影(Shadow):你不願意面對的自己
陰影(Shadow)是我們內心中那些「不願意承認、害怕被發現、甚至否認存在」的部分。
榮格認為,陰影並不全然負面,它只是那些「未被整合的自我」。我們之所以抗拒它,通常是因為:
- 它與我們的「社會形象」不符(不符合我們想要的面具)。
- 它包含了我們成長過程中被壓抑的慾望、情緒與創傷。
- 它讓我們害怕——如果我們承認這部分的自己,會不會被拒絕?
占星對應:下降星座(Descendant)、第十二宮(12H)、冥王星(Pluto)
下降星座(Descendant):代表我們內心投射出去但自己不願意承認的部分。
第十二宮(12H):潛意識中的隱藏面向,通常是我們容易忽略但卻影響深遠的部分。
冥王星(Pluto):內在深層的陰影、我們害怕的轉變與潛在的強大力量。
例子:
- 上升在天秤 → 下降牡羊:你在人際互動中努力營造和諧,但內心可能壓抑了自己的獨立性與競爭心,甚至不願意承認自己其實渴望主導權。
- 第十二宮落在獅子:你在人前可能低調、謙遜,但內心其實渴望被看見與認可。
- 冥王星落在第四宮:你可能在人前表現得獨立,但內心對家庭與童年創傷有深刻影響,甚至害怕面對自己的情感脆弱面。
為什麼你需要整合你的「面具」與「陰影」?
當我們過度依賴「面具」,可能會:
- 活在別人的期待中,失去真正的自己。
- 不敢展現真實情感,長期壓抑導致內在矛盾與壓力。
- 害怕陰影被揭露,導致內心焦慮、害怕被看穿。
但如果我們開始「整合」陰影,會發現它不只是黑暗的部分,它也蘊藏著強大的力量。
- 一個總是在人前表現「溫柔好脾氣」的人,內心其實擁有強大的獨立與領導能力,但他害怕承認自己有「掌控欲」,因為這與他的「溫柔面具」不符。當他開始接受這部分的自己,他可能會發現自己能夠溫柔且堅定地領導他人,而不是壓抑自己、勉強迎合別人的期望。
- 一個在人前總是「自信、陽光、正能量」的人,內心可能有很多焦慮與不安,但他害怕讓人看到自己的脆弱。當他開始接受這些情緒,他可能會發現——真實的自信,來自於接納自己的不完美,而不是假裝毫無弱點。
每個人都帶著自己的面具,在這個世界上生存。它讓我們被接受、被認同,讓我們看起來適應環境,扮演著我們認為「應該」要成為的角色。
但如果有一天,你發現這個面具變成了束縛,讓你無法真正呼吸,你是否願意開始正視自己的陰影?
陰影並不可怕,可怕的是我們選擇忽視它。榮格曾說:「你不願意覺察的東西,最終會成為你的命運。」
而占星,正是一張讓我們看清自己面具與陰影的地圖。